当前位置: 首页  警法纪实  监狱文学

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

时间:2009-10-26 14:40:56  来源:网络  作者:孙晶岩  阅读:32534次

人世间有些路是注定要一个人去跋涉的,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在逃亡和戒毒中艰难地行走着。汗水与泪水,失落与悲伤,这一切让她饱受煎熬。毒瘾发作时有如万箭穿心,吃不下,睡不着,上吐下泻,一会儿热得大汗淋漓,一会儿冷得瑟瑟发抖,她瘦得只有90多斤,上出租车连腿都迈不上去。司机关切地说:“姑娘,你怎么病成这样?”
她撒谎说:“我贫血,心跳加速。”
她被白粉折腾得死去活来,真想以死来摆脱这非人的折磨,可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她深知只有彻底戒掉毒瘾才能逃避警察的追捕,由于整天在惊吓中度过,极度的恐慌和求生的欲望使她咬牙挺了过来。戒毒后的她浑身轻松,她呼吸着新鲜空气,沐浴着阳光雨露,觉得生活是那样美好。她回到了天津,认识了一个叫做大群的男人。她本来是求他租房子,却发现他是那么可爱。他们恋爱了,她和大群年龄相仿,可他的事业却非常成功。他在塘沽港做集装箱进出口货运代理业务,年纪轻轻的就把业务做得烂熟。她非常佩服他的本领,而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把她带在身边。她绝顶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报关、集港、提箱、回空,对海关、外代、港口和车队也都了如指掌。可每当她接到正本提单时,总会让那满篇的英文字母难住。不但看不懂船次,甚至连到港日期都看不懂,每次都要请外代的朋友帮忙。这时,她才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如果当初多学点文化知识,今天就不至于处在尴尬之中了。
跨越生命的冬季她有一种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感觉 上
大群把从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电子元件,提了集装箱运到梅兰日兰公司,从中赚取运费。他对业务轻车熟路,又很勤劳,赚了100多万的财产。大群属狗,比宁春燕小一岁。他很爱宁春燕,打算娶她。因为宁春燕是逃亡出来的,身上没有身份证,无法开结婚证明,他们便同居了。大群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心眼很实在,对宁春燕也很好。每当她生病时,未来的公公婆婆都问寒问暖,给她端来红糖水。宁春燕白天和大群一起整集装箱,晚上回到家就干家务,日子就这样在平静中度过。不知从哪天起,她发现大群的气色特别差,精神恍惚,食欲不振。女人的直觉很厉害,她总有一种乌云密布,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感觉。她开始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果不其然,他每天起床总是懒洋洋的,而且上厕所的次数越来越多。她急于想知道结果,就在大群上厕所时拉开了门,眼前的情景证实了一切,他正在注射白粉,而且是静脉注射。她非常吃惊:“大群,你怎么会染上毒瘾的,你明知道它的厉害,你比谁都聪明,为什么还会沾染上它呢?你知道走上这条路将意味着什么吗?将意味着死亡!”
可是毒品真是一个魔鬼,无论她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了,他已经陷得太深,无法自拔。她很伤心,也很失望,本来已经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之火,却在一瞬间彻底地毁灭了。她清楚这场无形的灾难无法避免。得知她已经知道了真相,大群往后注射海洛因也不避讳她了。他并不晓得她当初吸过毒并且逃亡在外,更不明白在她面前吸毒简直是羊在虎面前舞蹈。她无法控制这致命的诱惑,又一次掉入了毒品的漩涡。她处在一种飘然入仙的幻觉里,觉得五六层楼都没有楼梯,一跺脚就上了天。
毒品给她带来的痛苦,使她终身难忘。在烟雾迷漫的日子里,他们无心工作,无心生活,所有的追求和理想都随烟而去。黑白颠倒,日夜不分,一切都像一场梦。慢慢地,毒瘾越来越重,他们早晨一睁眼必须打一针海洛因,不打起不来床。刚刚注射了半个小时,毒瘾又犯了。他们想挺过去就挺,挺不过去就死,毒瘾上来时想用头去撞墙,恨不得有人拿铁棍梆一下脑袋才好受。他俩每天都要注射二十来针海洛因才能解渴,一天就要花费好几千元的毒资。他们没有受过医学训练,有时注射一针就要在血管里扎好几针才能扎中。扎针严重伤害了血管,手脚肿得像个小馒头,身上的血管已经全部坏死,再也找不到一处可以下针的地方。无奈,他俩只有采用肌肉注射的办法。
那时候,他俩活得像两具僵尸,他们没有理想,没有道义,没有责任,没有欢乐。他们确实下了决心要与毒品决裂,经常用玻璃碎片把前臂划得伤痕累累。听说杜冷丁对海洛因有拮抗作用, 他俩跑到山东买了很多杜冷丁,想用它来戒掉白粉。杜冷丁本来很便宜,一毛三分钱一支,买一盒才一块三,可卖白粉的人又把杜冷丁的价钱炒了起来,居然卖到七百多元一盒。他们把杜冷丁和安定针剂对起来注射,一会儿用杜冷丁戒白粉,一会儿用白粉戒杜冷丁。结果顾此失彼,海洛因没戒掉,杜冷丁又上了瘾。翻来覆去一折腾,体内的毒性太大,他俩又不懂医,不晓得肌肉注射要无菌操作,最终造成三角肌和臀大肌严重感染、溃烂。胳膊上和屁股蛋上全是窟窿,大群的两个屁股蛋都烂了,一卷纱布塞进去,一会儿就被脓血浸透了。为了挽救他们的生命,塘沽医院的医生命令他们必须开刀。宁春燕的右侧臀部被迫开了一刀,而大群的双臂和双臀则开了四刀。
跨越生命的冬季她有一种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感觉 下
那时的宁春燕,从精神到肉体都已经麻木,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手术刀下走过来的,又是怎样在死亡的边缘徘徊。那种痛苦,那种非人的折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吸毒的人可没脸了,他们在手术台上赌咒发誓再也不吸了,可刚刚捡了一条命又吸了起来。当时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断定他俩活不了多久,他们只是在苟延残喘。记不清有多少次,他们分明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一针打下去,只几秒钟就不省人事。体内的血液已经变黑,很多已经凝结成血块。不但打不了针,还产生了耐药性。惟一的办法就是戒毒。可一次次的戒毒,一次次地复吸,她厌倦了,什么时候是尽头,哪一天才算结束?这样的日子她不想过了,与白粉为伍的日子过得很累,很疲惫。她有自己的个性,她不愿意看到别人瞧不起的目光,不愿意听到别人指责的口吻。她要摆脱白粉,她要站起来,她要证明给大家看,她行,她一定行!
他们下定决心戒毒,不论多么痛苦也要以坚强的毅力挺下去,因为这是生与死的较量。1998年岁末一个飘雪的日子,凌晨四点多钟,大群的哮喘病突然复发,被送到塘沽医院急救。急诊室的医生给他检查完病情突然暴跳如雷:“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对自己这样不负责任?浑身上下找不到一根好血管,我们无处下针。这些先进设备,这些进口药品只有看的份儿,我无能为力。”
可是气归气,骂归骂,医生的道德感和责任心使他没有放弃抢救。他一处一处地找,一针一针地扎,终于在脚心的毛细血管上扎进了救命的一针。看到大群的呼吸和心跳渐渐恢复正常,满头大汗的医生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宁春燕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地。大群醒过来后,医生和护士都劝慰他说:“小伙子,不要再吸毒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要好好珍惜呀!不是吓唬你,再吸一次你必死无疑,不是无药可救,而是有药无法救!”
医生的话在宁春燕的耳边久久地缭绕,她一遍又一遍地体味着这些话的份量:“我的悲哀不是没有药去救你,而是有药救不了你!”
大群也对她说:“春燕,我不想死,我才三十岁,过去我吸毒总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现在我知道医生不是在开玩笑。”
医生的话深深地震撼了她,情人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她,经过一段痛苦的煎熬和非人的折磨,她拽着大群终于走出了死亡之谷。他们在天津有一批吸毒的哥们儿,为了彻底摆脱毒品,1999年2月5日,她不顾后果地回到了长春。她是个在逃犯,她当然晓得回长春将意味着进监狱。可她不怕,她觉得毒品猛如虎,与毒品比起来蹲监狱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再次复吸、再次上瘾。那样不但前功尽弃,而且意味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她觉得如果自己再染上毒瘾,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每次戒毒都是死里逃生,并且无药可用,但她咬牙挺了过来。整整八年的时间,她用自己的生命同命运开了个大玩笑,为了满足自己吸毒的需要,她参与过贝反毒。1999年4月13日,长春市铁路公安到她家逮捕了她。她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进监狱前,大群含着眼泪说:“春燕,我一定等你!”
当冰冷的手铐锁住她的双手时,她才如梦方醒。十三年的漫漫长夜将在高墙电网中度过,她将为自己触犯法律付出惨重的代价。
跨越生命的冬季走进监狱是她人生十字路口的一个转折
吸了八年毒,她的身体搞垮了。刚入狱时她很虚弱,骨瘦如柴,脸呈绿色,阴天下雨就觉得奇冷,非得穿棉袄才行。监狱警察们本着人道主义,非常关心她的身体,处处关照她的饮食起居。
1999年12月,经过一个月的入监教育,她被分配到特体中队开始了改造生活。主管改造的张彦警官耐心地找她谈话:“政府对你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已经有所了解,刚入监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在思想上不要有包袱,如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我会帮你解决的。在改造上要好好表现,做人要坚强,要面对现实。”
过去,她的潜意识里觉得警察都特别厉害,难以接近,可她从张彦等监狱警察身上,却感受到她们严厉中透着温柔,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还体贴关心犯人,帮助这些失足的浪子。让她们在失去自由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1999年年底,监狱举办了“迎新春卡拉OK大赛”,宁春燕以一首周华健的《风雨无阻》获得第一名。获奖后张彦警官高兴极了,说了好多鼓励的话,使她对改造充满了信心。
过了几天,她被调到演出团唱歌,张团长和周干事安排她学打架子鼓,调试舞台灯光。她心理压力很大,她根本不识谱能学会吗?张团长和周干事就鼓励她说:“宁春燕,什么都是从不会到会,只要你努力,你付出,就一定会有成绩的。不要有顾虑,我们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
民警的一番话增强了她的自信,她更加刻苦地钻研业务。她的毒瘾有不定期发作的规律,杨桂琴团长特别关心她的身体,稍有不适就带她到医院打针吃药。她犯毒瘾时,杨桂琴马上扶她躺在床上,给她喷哮喘气雾剂,以减轻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还嘱咐她阴天下雨要多加衣服,要学会照顾自己。半年的时间,她就可以随团演出了。
吉林省女子监狱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吉林省女子育新学校,民警们管这里的犯人叫做学员。她们在这里不但能够在生产劳动中改造自我,而且劳动之余还有必修的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监狱领导意识到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微机知识方能在不久的将来应付自如。教育科的民警不仅在思想上对犯人进行帮助,教育、挽救,还能结合社会的发展,为服刑人员着想,让她们在劳动改造的同时,又给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跨越生命的冬季枯木逢春 她把监狱当成了课堂
服刑人员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他们人犯了罪,可他们的知识却没有罪。充分利用好这些现成的人才,让他们对其他服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培训,是英明的一招棋。吉林省女子监狱的领导有着前瞻性的眼光和开拓型的思维,他们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地启用了一位曾是电脑工程师的女犯当教员,2000年元月,监狱开办了计算机专业培训班。消息刚刚传出,女犯们奔走相告,报名的人挤破了门槛。考虑到当时监狱只有两台微机、五台学习机可供犯人学习,监狱领导规定好事大家轮,紧着刑期短的犯人先学。
前来报名的人十分踊跃,宁春燕也在其中之列。当时的教育科长武泽云在报名会上犯了难,僧多粥少,她皱起了眉头:“宁春燕,你刑期长,这回就别来挤了,下回再学吧。”
看到别的犯人顺利报了名,宁春燕在旁边急得要哭了,不知是哪儿来的勇气,她大胆地毛遂自荐:“武科长,我是新入监不久的犯人,十三年的刑期。我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在服刑期间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太难得了,我一定好好把握,好好学。武科长,您破例一次,收下我吧,我不会令您失望的!”
武泽云为难地说:“你们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还能有这么高的学习热情,我很高兴。可是由于设备不足,条件有限,必须要分期分批地学,请各位学员体谅一下监狱的难处。”
宁春燕不死心,仍然去泡蘑菇:“武科长,您收下我吧。您破一次例,给我这个学习机会吧!”
武泽云的心一阵发软,宁春燕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这么强烈的求知欲,她何尝不想帮她一把呢?
宁春燕非常聪明,她经常帮助计算机教师王玉芬干点杂事,很讨王玉芬的喜欢。宁春燕渴望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王玉芬,哪个老师不喜欢求知欲强的学生呢?她也来替宁春燕求情,其他服刑人员看到后也都敲边鼓:“武科长,您破一次例吧,我们让她一个名额。”
看到宁春燕这么执著,武泽云终于答应了她的请求。宁春燕高兴地说:“谢谢武科长,我一定好好学!”
我顶
返回首页
首页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